南宫NG28平台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我们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简介

日期:2025-05-16

  因为有职业、敬业、专业的采编团队作为支撑,《每日经济新闻》不断产出专业性和冲击力都极强的全国重大独家财经新闻,成为国内财经新闻信息发源地,被央视CCTV■、新浪◆●、网易、搜狐、和讯◆▼▪、凤凰网-△=、路透社、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和网站频频转载或引用…•。CCTV2■-、凤凰卫视“杨锦麟读报”等更是在第一时间解读和点评每天《每日经济新闻》的独家报道。

  除了纸质媒介发行有了长足增长外,在全媒体时代,《每日经济新闻》因其独特的新闻气质,也获得了巨大的●…“眼球效应”。粗略统计▼…,每天通过纸媒(含《每日经济新闻》报纸本身)-●、网络媒体■、电视台▼、通讯社、手机新媒体△、微博、微信★,接触到《每日经济新闻》及其新闻的受众近1,800万人次。

  《每日经济新闻》日发行量为50万份•■,以每份报纸传阅人数3人计,每期报纸日均影响人群150万;每经网日均50万独立访问用户-;通过合作授权转载每经的网站阅读,网民日均浏览量1,800万人次;每经微博粉丝数2450万人,移动终端下载人数达到100万人,朝气蓬勃的《每日经济新闻》影响深入人心。

  目前每经官方微博粉丝总量超过2400万★=•,在财经类媒体中位居前列•=•;《每日经济新闻》通过官微发布的各类重大新闻和资讯,通过庞大的活跃粉丝群向更广泛的互联网用户传播,极大彰显和提升了《每日经济新闻》的影响力。

  《每日经济新闻》坚持专业、权威、实用▪•、好看的办报理念,新闻锐利、眼光独到▼,对财经业界和投资者有很好参考价值,被评为“2011~2012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11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品牌”、“2011中国最具社会责任财经媒体▪•”▼、•“2010~2011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 • 最具成长价值媒体”-、“2009~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08~2009年度中国成长性最快的新锐财经媒体”、“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产业类媒体状元”、“2008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

  《每日经济新闻》创刊于2004年12月9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一张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日报,系全国三大综合类财经日报之一◆,在经济界、金融界、产业界▼-、投资界有着广泛的影响▼。2008年5月改版以来,《每日经济新闻》专注于公司行业新闻和投资理财报道,凭借敏锐的新闻触觉•,秉持坚持真实、敢说真话、忠于真相的新闻操守,刊发了一系列在经济领域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公司产业新闻和投资理财报道▪★◆,受到经济决策者、上市公司、跨国金融企业、行业、经济学界和媒体同行的高度关注,被誉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资本市场的守望者。

  每周五刊,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锡常、成都设立新闻中心和分印点,并由此辐射全国★•。《每日经济新闻》核心读者群为金融投资业的专业人士■、公司管理阶层、政策制定者、经济管理者及研究者、公务员◆▼▼,同时广泛服务于有实力的个人投资者。

  《每日经济新闻》借鉴国外优秀财经媒体发行经验,结合自身媒体属性,采用科学精准的多轨制渠道分销法,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无锡、杭州等7个中心城市设立分印点,实现卫星传版同步分印,并通过高铁▪▼…、高速公路等现代物流=■▼,在全国20多个中心城市和数千个报亭销售,在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机场、重要航线、地铁、高档写字楼、五星宾馆进行展示销售,对上千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进行赠阅◆★…。报纸日均发行量50万份,已形成一张覆盖中国主流经济人群到达场所的零售发行网络。

  自成立之日起,《每日经济新闻》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财经全媒体△,开创集报纸•◆、网站、移动终端阅读器、微博、微信●、手机报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播渠道。经过多年发展,每经新媒体建设卓有成效,每天的新闻和资讯通过不同渠道向数千万读者传播。

  每经网是《每日经济新闻》全力打造的24小时财经资讯平台。网站依托专业的采编团队,全时段向读者播发国际国内最新、最及时的新闻和资讯,成为中国财经新闻的网络发源地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权威专业、贴近民生、实用好看的原创独家财经新闻●,成为中国许多重磅财经新闻的首发地,重新定义了中国主流财经媒体标准: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制度的变革••▪,规范公司产业运行△▼■,维护广大消费者(投资者)的权益;以中国经济制度变革推动者和财经新秩序建设者的身份忠实记录中国财经社会的发展历程◆■,立志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守望者和广大投资者的代言人。

  据央视CTR调查机构对《每日经济新闻》的专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读者认为•,《每日经济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敢说真话,新闻触角敏锐★▪,富有洞察力,其忠于事实的新闻报道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多数读者的认可▪=■。